top of page

兩篇短小的電影後記

  • Writer: wong sin
    wong sin
  • Jan 19, 2024
  • 2 min read

Updated: Jan 29, 2024

〈DANCING PINA〉Florian Heinzen-Ziob


對比於排練無數次終於演繹得淋漓盡致的劇場,精煉的一舉一動都滲透着人千億種情感瞬間轉換。行為藝術不能僅追求於未知與探索、且於限定場所內發生,那只會成為「次等的劇場」而已,眾人的生命經驗也許已比那些東西來的精彩或深刻。因此,它要對人在日常行為與生活之下的常規當頭棒喝,要對所有的行為及當下質疑,然後反擊。形而上的思想在這裏只是附加品,反思只是讀後感。所以,行為的此時此刻,將思考與情感轉換到一個接一個精準的行動中。這些動作組成了你生命中的一些段落,而不是戲劇的一幕幕採排。


PINA 的舞蹈令人過目不忘的原因是她將人類的精神殿堂通通透過舞者的神情、肢體、與空間一塵不遺留地展現開來。




〈Perfect Days〉 Wim Wenders


本來沒有對故事情節抱有太大期望,但因為很喜歡這個導演,看到最後還是被它震撼到。已步入中年的主角每日清晨天未亮便出門工作,開車前往各個目的地途中都會插播著卡式帶,一首首熟悉的歌曲徘徊於高速公路與樓宇之間隨著晨光緩緩升起。日日如是、重覆而又稍微有不一樣的段落、陰睛與風雨交替、喜悅與哀愁相隔浮現。


身處不同年紀去觀看或許得來的感受也相異,每天的生活多少已被年華洗盡,又有多少能夠保留下來。對於許多時候想追求新穎有趣、不安現況的自己來說,轉換角度去啟動生銹的齒輪未嘗是一個好方法。創作同樣。


電影中每個鏡頭精準巧妙卻又自然地轉換,點到即止。人物的神態、談話、動作支撐起獨特的性格。粗糙呈粒子的黑白畫面抽象地穿插進主角每晚深沉的睡夢裏,彷彿那些時刻才是真實。拍攝如此老生常談的話題處理得不好便會落入俗套、無趣、膚淺,高深的功力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也沒有因為名氣而掉失才能。


好的作品能夠令人重新活下去,注滿生命力而不致麻木,好能對抗現實的種種。

 
 
 

Comments


Recent Posts
Archive

WongSin © 2025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