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透明盒子1之整合

  • Writer: wong sin
    wong sin
  • Apr 20, 2023
  • 2 min read

這次攤放了兩張大的畫和一些小型的東西,比如說用眼睛前額的破碎石膏像、用舊式金屬衣架掛著寫上詩歌的米黃色蛇皮跟畫上圖案的樹皮、之前展覽用下來的水泥斜坡大幅影像化成了一幅假牆,還有假的垂柳植物。它們互相配合,自然地攤放,慢慢形成一個設置出來的空間,我覺得這個空間彷彿有它自己的氣流在流動、在蘊釀。我無法用語言描寫它的狀態,如此的出現在一個現實的空間。


關於繪畫:

我覺得一幅畫很難用某些字詞完全清晰地去概括,它能延伸出許多不同的意思,想像,並且隨著時間的流逝,畫作自己會有不同的詮釋。就像今天看這張畫的感覺跟昨天比起來又不一樣了,彷彿它會不知不覺地生長似的。而我卻喜歡這樣的變化。能夠反覆地觀看卻不會厭倦。能夠衍生出各種微小的感受。

也許,那些東西是這個時代被遺忘與棄置的事物,默默地存在。在這個尋求既定模式與框架、大量應用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知識、講求速度和效率、大量、快速、成效高、科技為先的世代。繼而影響下,作為人的我們究竟會扭捏成怎麼樣的一個模樣?


以往放棄畫畫的那段時期,我把自由和意念放在欲於伸手觸及的位置,它們拉我到其他的媒介。

現在明白到,並非某樣媒介的限制,而是從它當中所體會出來的自由,我們始終逃離不到血肉之軀,所有事物都有其限制與盲點,這是無可否認的事情。我們是如何去感受自由,並承受隨之而來的後果。創作的同時別放棄去經驗、洞察、質問、吸收知識,再轉化成智慧。真誠既然重要,智慧是更不可缺少。

想起一位畫家説另一位畫家的作品並不是去尋找自由的,而是去呈現慈悲,她的畫甚至為人蘊含着一種深切的慈悲。我想,那是另一種美的呈現。

長久而難以磨滅的。歷久常新也正是這樣體驗出來。


聽見他人説那些畫:神秘而曖昧、像內臟、血管 、深海的透明生物、皮毛……

前進、尖銳、不明確顯示、感知與直覺。


慣常使用炭筆、乾粉彩和鉛筆,鐘情於它們的氣味及質感,還有跟紙張互相觸碰磨擦的感覺。

黑色裏有更深切的黑色,逐漸變化成灰,再和紙張的各種白色混和在一起。

抽象的手法更貼近我的思考。常常,我對日常生活的事物和人感到抽離,但現在我認為這無礙我跟世界的連接,只是不同面向而已。不是那些瑣碎生活的東西,許多時候慾望從心裏湧出,想超越時間,就算現實的我們難以抵抗時間的洪流。一些難以用語言詮釋的東西,我想把它們呈現出來。

眼睛成為一個橋梁。

 
 
 

Комментарии


Recent Posts
Archive

WongSin © 2025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