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日復一日,日子這樣便過去了。傍晚,天暗下來,風透過窗門吹進房間,可是掛在窗上的風鈴沒有響,上次響是什麼時候,卻記不起。明天選舉呀,候選人使用揚聲器宣傳的聲音相隔十多樓也聽得見。天空是灰暗暗的,下午微雨,飛機有時候會經過那邊的天。街燈亮了,對面大廈房間裡面的燈亮了,疏疏落落。明天是星期天,學生們不用上課,星期一他們又要穿著校服回學校,聽老師講課,或是表面上聽老師講課而實際上靈魂飄往別處去,或是跟鄰座的聊天傳紙條,或是在抽屜下看書、玩手機,不知不覺一堂便過去。他們自己可能並未意識到穿著校服上學是件令人嚮往的事。然後日復一日,日子這樣便過去了。

待在香港,有時覺得這些日子真是悶。



電影開始=夢境開始。聽說香港之前有間近海邊的電影院。在西貢。去看電影前可以先去看海。看完電影後又可以看海。像村上春樹所敍述,希臘有一間電影院,天花板上開一扇四分之一大的天窗,從那裡能夠看到星空(當然,天窗打開的時間只限夜晚和晴天)大概是件浪漫的事。

要是在沙灘上搞一場小型的放映會,時間定為晚上,最好在渺無人煙的沙灘,放映的內容不限,不論是電影還是粗製的短片。觀眾不需要過多,十人以內。看完後吃西瓜,要合上雙眼再握著木棒一下使勁敲下去才行。這種自我滿足的東西要是實現真的不錯。



説到底為什麼標題是<藍色襪子>我也不清楚,只是有一剎那這組名詞在腦海中顯現出來。那麼便叫藍色襪子吧。

説説關於襪子的事,家裡確實是有一對藍色的襪子,兩年前去日本旅行時買下來的,是怎樣的藍色呢我沒多研究,顏色偏鮮一點,印有紅色漸變富士山的圖案和字樣,襪的上端有一圈白線,跟鞋子衣服很好配撘。現在雖然穿舊了,它依然收放在抽屜中。

其實襪子應該是屬於別人不多會留意的部分,穿好鞋後襪的下半部完全藏進裡頭,別説是他人了自己也不會看到。上半部儘管露出在外面卻不顯眼。可是,如果當天穿了喜歡的襪子心情大概會滿好的。

最近幾年流行起涼鞋加襪的穿法。那麼,它原本被埋沒的圖案或顏色便輕易而見了,彷彿沉在水中的冰山浮出一樣。我想,算是將襪子​奪回名聲的革命吧。然而,這樣的革命未必有人能接受。他們説,太奇怪了,穿涼鞋怎能加襪子。涼鞋本意是解放雙腳,目的是涼快,再穿一層襪豈不是更悶熱。他們説,不習慣呀,好端端穿來幹嘛。他們説,難看死了。當然,不同人有各種看法。襪子依然是襪子呀。


WongSin © 2025

bottom of page